探寻文娱新质生产力④演艺:“软硬兼施”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来源:欧宝体育平台 发布时间:2024-09-23 04:59:59
脑洞大开的创作手法,新奇有趣的内容场景,大受震撼的观演体验......近年来,依托、高科技大屏等具有浓厚“广东特质”的高新科技,“广东出品”的演艺内容圈粉无数,“广东制造”的演艺设备闪耀国际盛会。
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新质生产力,不仅赋能演艺内容创作、丰富观演体验,还促使硬件设备一直在改进技术,以适应时代要求与审美变化,更催生了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广东演艺产业提质升级。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既丰富了传统演艺的呈现方式,还拓宽演艺内容的边界,为观众带来了更为多元的观演体验。
去年9月,广州歌舞剧院创演的大型当代舞剧《龙·舟》“划”进国家大剧院。该剧将源远流长的龙舟文化与湾区共融的时代背景相结合,讲述一群年轻人一路劈波斩浪、奋勇向前、为国争光的故事。艺术总监、制作人史前进向南都记者分享,这是一部极具科技感的舞剧,使用了200多平方米的冰屏,通过冰屏转换以及视频影像的配合,虚实结合地呈现戏剧场景,加持了剧里面的人物情绪转换的效果。
“深圳出品”国内首部题材舞剧《深AI你》,于去年8月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全剧结合、裸眼3D、高科技屏幕等高新技术,于方寸之间勾勒出数字美学十足的未来空间。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罗丽曾担任多部舞台剧的编剧工作,她认为新质生产力对演艺的推动作用,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舞台技术的科技发展上,带来剧场观演体验的提升。“舞台技术的提升给剧场演艺带来两大方面的变化:一是对于创作者而言,意味着拥有了更丰富的创作手段,刺激新的创意内容诞生;在某些制作环节,科技的使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缩短合成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对于观众而言,丰富了观演体验,比如有些剧场设置了5D、6D的座椅装置,营造更具沉浸感的观演氛围。”
除了传统剧场演出,科技与演艺的结合还走出传统剧场,在厂房,在景区,在民居建筑,在更多非传统演出场域,打破空间限制,创造出更具沉浸感和交互性的观演体验。
今年2月,大型光影沉浸式舞台剧《黄埔!黄埔!》在改造自旧厂房的黄埔军校剧场盛大首演。该剧以黄埔军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为创作背景,利用全息投影、虚拟互动等多媒体技术,结合景观复原、、舞美灯光等现代声光电技术,生动展现了黄埔军校的百年风云和旷世豪情。
该剧的策划及出品人、励丰文化创始人朱晓励向南都记者回忆,自己早在2018年来到黄埔军校采风,了解到许多无名烈士的故事,尤其读到英雄们的家书时,深受感动,泪流满面。于是她下定决心,要讲好黄埔军校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故事。
如何拉近观众与历史的距离感,做一部出彩的红色文化剧目?朱晓励介绍,演出选址上,团队将当地一座上世纪50年代的老厂房改造成现代化小剧场,盘活厂房资源;视觉呈现上,虚拟投影和影像空间相互配合,影像、内容、演员之间的移动和变化做到相辅相成;听觉效果上,使用了全景64.4声道音响效果复原战争场景,观众能够感受到立体、环绕的声效,增强身临其境的震撼感受。
黄埔军校承载的爱国主义红色基因、老厂房承载的重工业文化,以及先进舞美科技彰显的新质生产力,历史、文化与科技交织碰撞,为演艺内容赋予了更多的想象力与可能性。
朱晓励认为,广东演艺产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趋势之一便是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演艺形式和内容正在发生变革,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在佛山的广东千古情景区,情景演出剧《广东千古情》于今年过年期间惊艳亮相,利用3D威亚、大型线阵、巨型LED屏、智能数字系统等高科技手段,营造剧院一秒变海洋,大船开进剧院里,千吨洪水倾泻而下,万封侨批从天而降的视觉奇观。春节黄金周期间,该剧创下连续多天单日上演9场纪录,带动景区接待游客41万人次。
正如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曹林所说,数字化技术高速迭代,舞台美术运行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趋于无限可能的空间设计,深度影响着戏剧舞台。“舞美与戏剧、技术与艺术千变万化的背后,是人们持之以恒对美的不断追求。”
新质生产力赋能广东演艺内容创新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广东演艺设备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升级。
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介绍,广东是全球演艺设备最重要的产业基地,占据全国超过8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凭借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优势,广州番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一批从事专业灯光音响的群体,成为国内最早发展灯光音响行业的地区。从早期代理国外品牌,到代工生产,再到逐渐演变为打造自主品牌,广东专业舞台灯光音响产业走过了30多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程,涌现出珠江灯光、锐丰音响、浩洋电子、迪士普公共广播等一大批自主研发的民族品牌与领先产品。
与此同时,高质量演艺设备在广东集聚的特点,催生出特色产业集群,相关人才、技术、资本汇聚于此,活力竞相迸发。以广州番禺为例,目前已培育出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14家省级“”中小企业,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9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群体。去年10月,番禺区灯光音响产业集群入选由工信部公布的2023年度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成为广州市上榜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四大特色产业集群之一。据新闻媒体报道,目前番禺灯光音响产业集聚有600家企业,其中核心领域企业110多家,从业人员约12万人。
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相关负责人还指出,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慢慢的变多国际性大型体育文化盛事在中国举办,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4年青奥会以及去年的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盛会,都为广东演艺设备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舞台,进一步向全球展示了“广东制造”声光电的硬核技术与创意。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黄河之水”倾泻而下,冰雪五环“破冰而出”,融入中国结元素的“小雪花”一片片构筑而成“大雪花”......当新科技遇上中华民间传统文化,中国式的浪漫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在刷屏的一幕幕背后,汇聚了众多广东本土演艺设备企业的“智造”成果。例如,广东的熠日照明为开幕式提供了超过2000台灯光产品,将舞台呈现得空灵唯美;珠江灯光提供了500多台摇头切割图案灯、600多台摇头染色灯,为整个场馆打造出具有层次感的艺术光影效果。
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分析,当前广东演艺设备的发展呈现出数个特点。一是专业方面技术强,演艺设备具备了多学科紧密结合、艺术与技术交融、共生共长的特征,随网络技术和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音视频一体化发展,广东演艺设备具备了高科技、高的附加价值的特点。二是应用规格高,近十年来,广东演艺设备产品和服务慢慢的变成为了国内、国际顶级盛事的“标配”,推动广东本土品牌走向世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三是文旅融合广,随着我们国家文旅市场的蓬勃发展,演艺科技与创意艺术不断深度融合,广东演艺设备行业企业通过技术革新、跨界整合等方式,打造了广州国际灯光节等优秀文旅品牌案例,为我省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正如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相关负责人指出,演艺科技与创意艺术不断深度融合,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科学技术创新深刻重塑着演艺内容与硬件设备,文旅市场便是两者结合的应用“大展身手”的领域。科技与演艺、文旅的互动,迸发出新兴业态的聚合体,成为激发当地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动能。
上演《黄埔!黄埔!》的军校剧场坐落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黄埔军校旧址所在地。今年1月,黄埔军校主题文旅街区正式开业迎客,主题街区由剧场、商业体建筑、特色咖啡馆等文旅设施共同组成,沿袭旧有功能布局和建筑风格风貌。走在百年前历史发生地,步入剧场看一台光影沉浸式历史舞台剧,再到军旅主题的战地咖啡馆等特色空间打卡消费,是如今前往黄埔军校旧址游客的新玩法。朱晓励说,《黄埔!黄埔!》做到了“用一台剧目激活一座岛”,形成了“小剧场+主题街区”的业态模式。
去年8月,为推动数字化的经济和旅游经济深层次地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智慧旅游新产品、消费新场景,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广州新起典文旅科技的Z-BOX沉浸式互动体验新空间入选,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入选的项目。今年2月,该项目又入选了文旅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公布的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
步入位于广州番禺的Z-BOX沉浸式互动体验新空间,光影变幻,色彩斑斓,虚实莫测。广州新起典文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振宏向南都记者介绍,Z-BOX运用了尖端的虚拟现实(VR)、(AR)和互动投影技术,为游客打造了一个超越现实的数字世界。更重要的是,Z-BOX不仅是一个科技展示平台,更是一个多元化的消费空间,能够准确的通过客户的需求,利用多媒体声光电可变、多变的特质,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中灵活切换组合不同的功能模块,提供了演艺、娱乐、展览、研学、餐饮、新零售等多种业态。刘振宏表示,模块化、标准化、低成本、可复制是Z-BOX的优势,可以“制宜不因地”地复制至线下商业综合体、文旅景区、创意产业园区等空间,他将这种模式生动地形容为“您做灶台,我炒菜”。
此外,当演艺邂逅科学技术创新,广东近年来还孕育出沉浸式夜游、云端演艺、元宇宙演艺等业态融合的产物,不仅为观众创造出消费新场景,也为演艺产业的拓展与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从演艺内容的创新融合,到硬件设备的突破应用,再到产业模式的升级变革,新质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能量改变着广东演艺的格局,引领着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